是什么成就了“低进高出”的“快进路”?“靠的是义无反顾的坚持和不断的自我鼓劲,靠的是全体教师全身心的付出与拼搏。”田野说,沾益二中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,学习吃力,学生多半带着中考受挫的阴影入学,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、探索一种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,是学校的努力目标。

培优辅差效果小结数学_小学数学培优辅差教学工作总结_小学数学培优辅差工作总结

为重塑学生自信,学校一方面开展养成教育和励志教育,关注每一位学生,善于找准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,不断给他们信心;另一方面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坚持“低起点、慢节奏”,通过“三年一体化”策略,准确把握教学重点,缩减教材和教学内容,让学生听得懂、学得会、记得住、用得上,激励他们进步,帮助他们成长。

信心来自实力,实力源于方法。沾益二中校长吴培锋说,致力于结合每个学生实际提供菜单式和充分发挥的空间,构建起“问题引导教学”的菜单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,促进每个学生在品德、习惯、文化、特长、能力等方面闪光,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学习、发展和幸福奠基,培养“优秀+特长”、“优秀+能力”等复合型学生。

高楼晓见一花开,便觉春光四面来。沾益二中的菜单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,要求老师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课堂组织引导者,创造机会让学生讨论、合作、展示,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。为此,在摸清实底、分析潜力、目标定位的基础上,对学生学习实施规范方法、面向全体、分层培辅、每月一考、章节过关、扎实基础、渐进提高、持续发展。学校一方面在狠抓常规教学上下功夫,把常规管理细化为“备、讲、批、辅、考、评、结、补”八个步骤,对每一步骤都提出具体要求,强化落实;教师实施集体备课、配餐制;在教学中不盲目拔高,不盲目加快进度,不盲目照搬资料,在学习节奏上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,在课堂教学上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。同时,在坚持整体推进的备考策略上下功夫,努力做到三个提高,即打破“题海战术”的束缚,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;每天分层分组分科进行培优辅差,对重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出“菜单”,进行“一对一”辅导、人盯人战术,提高培优辅差的实效;抓住《课标》不重偏题、不重难题,提高复习调控的力度,让学生在希望中复习,在希望中成功。

应届高考513分,超本科分数线48分的成绩,让沾益二中高三毕业生马普助感到无比激动。因为三年前,他的中考成绩比沾益区公办学校的分数线低20分,上不了公办普通高中。在今年高考中,沾益二中有148人入学时中考分数均低于公办学校的控分线,但通过三年的努力,他们改写了自己的命运,拿到了本科院校甚至重点本科院校的“入场券”。

教师引领:精细管理助圆大学梦

倘若学子是沙砾,那老师就是河蚌,他们用满怀专注的爱,去舐舔,去滋养,从而让沙砾焕然珍珠,光彩熠熠。专家治校,名师执教,正是沾益二中致胜的“利器”所在。

培优辅差效果小结数学_小学数学培优辅差工作总结_小学数学培优辅差教学工作总结

该校党支部书记田平介绍,沾益二中打造学习型组织,针对教师来自全国各地,学习背景、教学经验、育人环境千差万别的实际,一方面鼓励教师多学习,及时更新教育理念,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,另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修师德、铸师魂,努力培养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。

学校采取“名师引领、师徒结对”方式,即有一名名师、骨干教师结对一名或多名青年教师,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、业务水平,尽快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,掌握课堂教学规律,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;采取“名校结对”方式,与曲靖市民族中学结对,在师资培训、教学管理、学生互动等方面与曲靖市民族中学实现同计划、同步骤;还与湖南、湖北的名牌中学建立联系机制,或组织教师观摩学习,或组织网络课程,或组织示范课、公开课,借鉴名校先进经验,正引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。青年教师李冉深有体会地说,“通过名师引领、名校结对,我们青年教师进步快,激活了我们的发展愿望,激发了我们的责任与爱,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幸福感。”

“爱业爱生、年轻有为、德艺双馨”成为沾益二中师资队伍的特色。学校实施青蓝工程,传承名师留下的精神、经验和方法,青年教师做到了一年像样、二年成样、三年榜样,全体教师精业乐教,勇挑重担,工作踏实,不断创造质量提升的奇迹,学校优秀教师、骨干教师、名教师梯队已然形成。

“全员管理、全程管理、精细管理”是沾益二中的管理特色。抓好班级管理,做到横到边、纵到底,总值日全天候检查,班主任、老师、学生干部配合检查;抓好教学管理,制定不同年级、不同班级、不同学科的考核方案,根据教学工作实绩,对照考核方案进行考核奖励;抓好教师管理,全体教师吃住在学校,实行教师全天坐班制、教师出校门审批制、周末学生管理值班班主任责任制,对全体教师实行岗位责任制、工作目标、过程管理、痕迹管理和量化考核,日常管理实行领导值日、部门值班、教师值周制度,不断提升管理效益。

苦耕春前片片土,笑采秋后粒粒珠。在艰辛的突围发展之路上,沾益二中以献身教育的忠诚之心,以立德树人的火热追求,挥洒汗水,聚集智慧,使学校步入了一条“低进高出”突围发展的样本之路。(完)(沈凌云 杨珺)